首页

骑母马女奴

时间:2025-05-28 02:56:45 作者:我国南方即将进入主汛期,防汛备汛进展如何? 浏览量:92652

 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:我国南方即将进入主汛期,防汛备汛进展如何?

  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、熊嘉艺

  据水利部判断,我国南方地区6月1日起将进入主汛期。记者26日获悉,水利部近日组织防汛抗旱会商,对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再检查、再强化、再落实。目前防汛备汛进展如何?记者了解到相关情况。

  当前我国雨情水情怎样?

  今年以来,全国降水总体偏少且分布不均,强降雨过程偏多。截至5月22日,全国面平均降雨量138毫米,较常年同期的155毫米偏少11%。降水分布不均,长江、黄河、淮河、珠江、太湖流域较常年同期偏少2至4成,海河流域、松辽流域较常年同期偏多1至3成。

  江河来水方面,全国主要江河径流量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少3成。其中,长江中下游干流偏少2至3成,淮河干流偏少5至6成,珠江流域西江、北江、东江偏少2至6成;长江上游干流偏多3成,黄河干流偏多1至3成,松花江干流偏多2成,辽河偏多1.9倍。

  “截至目前,我国大江大河汛情总体平稳。”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,当前,主要江河水位较常年同期总体偏低。受局地强降雨影响,共有3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,目前大部分河流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。

  当前防汛备汛情况如何?

  在广东,北江大堤今年的汛前防汛安全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展开。工作人员对水库溢洪道等关键部位风险隐患展开细致排查,确保有关水文设施、防汛通讯网络、会商设备、机电设备等运行正常,满足防洪度汛要求。

  排查消除风险隐患,是发挥水利工程设施防洪功能的重要前提。据介绍,截至5月20日,4257处纳入水利部统计的重点水毁修复项目已修复3934处,其余项目将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。

  针对灾害预防,水利部水文情报预报中心主任王金星介绍,山洪灾害防御方面,水利部会同中国气象局启动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服务,已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24期;16个省735个县发布2.5万次县级山洪灾害预警。

  围绕江河洪水防御,水利部滚动更新洪水预报,向防汛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发布江河洪水干旱水情预警244次;并基于当前防洪工程体系现状,逐流域开展模拟演练,检验预案、锻炼队伍。

 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,受南海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北抬共同影响,我国华南地区极易出现持续性、大范围的集中降雨过程,易引发珠江流域性洪水,俗称“龙舟水”。

  姚文广介绍,据预测,今年“龙舟水”期间,副热带高压面积略偏大、强度略偏强,南海夏季风爆发略偏晚,珠江流域降雨接近常年或略偏多。

  “今年入汛以来,珠江流域已出现8次强降雨过程,累计面平均降雨量302毫米。”姚文广表示,水利部有序实施流域骨干水库群消落调度,腾库60亿立方米迎汛备汛,为汛期充分发挥流域骨干水库拦洪削峰作用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未来可能出现哪些汛情?

  据预测,6月至8月,长江流域嘉陵江岷沱江汉江、黄河流域大部、淮河流域大部、海河流域、松辽流域大部、珠江流域沿海等降水将偏多,长江中游及新疆北部等地降水将偏少。

  基于预测,黄河中游、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、海河流域漳卫河子牙河、辽河浑太河、松花江吉林段等主汛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,湖南、江西、湖北、安徽南部、浙江西南部、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。

  “主汛期,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将再次迎来大考。”姚文广表示,水利部将锚定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和农业灌溉需求目标,锚定“人员不伤亡、水库不垮坝、重要堤防不决口、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”目标,强化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措施,做到险情抢早、抢小、抢住,确保防洪安全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似羊耳又如蒜瓣 云南龙陵首次记录大花羊耳蒜

“敦煌旅游文创资源丰富,大枣、李广杏、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更是深受大家喜爱,快递农产品如何快速走出去,是该公司经常思考的问题。”张储童说,“我始终相信在助农富农方面小快递也将发挥大能量。”

学习快评|让中华文明瑰宝泽惠后人

据悉,巴塞罗那篮球俱乐部是西班牙历史最悠久的职业篮球俱乐部,在欧洲俱乐部篮坛拥有极强的竞争力。此次赛事不仅是巴塞罗那篮球俱乐部自2014年后再次来到杭州,更是该俱乐部首次在中国举办季前训练营。

“北京校长”的课堂在草原
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上世纪70年代,“小天池”还是露天矿场。由于矿石资源丰富,长达40余年的开采造成周遭林地破坏。后来,当地政府实施了矿山专项整治行动,种植多种树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。

国家税务总局:至今已为纳税人缴费人远程办理跨区域税费业务16.4万笔

过去数年,身兼导演、制片人、撰稿人等多职的赵丽娜带领摄制团队寻访两岸多座城市,讲述江南与台湾的文化连结。紫砂壶、古窑、中医药、淮扬料理、二胡……每个故事聚焦一件事物、一个群体,《我在江南遇见你》获得不俗点阅成绩。

吉林发行两书讲述历史和边疆沧桑变化

今年,青海省健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,完善联合会商研判、风险识别防控等机制,对不放心、不托底的区域部位持续开展常态化排查,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,提升房屋等设施设防水平,加强防灾避险科普宣传教育,增强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